全球工业软件市场格局与国内企业的挑战
在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西门子、达索系统、PTC、Autodesk等国际巨头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公司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关键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客户基础,几乎垄断了高端工业软件市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西门子、达索系统等企业在全球工业软件市场的份额超过70%,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高端制造业领域,中国企业对这些进口软件的依赖度极高。
因此,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工业软件不仅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支撑工具,更是实现智能制造、工业4.0的关键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工业软件,中国可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工业软件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快其自主创新迫在眉睫。
三大城市相继成立工业软件研究院/中心
近期,中国三座城市——广州、济南和南京相继成立了工业软件研究院或中心,标志着中国在工业软件领域的自主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些研究院/中心的成立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还为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广州市成立工业软件应用推广中心
2023年8月30日,广州市正式成立了工业软件应用推广中心。该中心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和赛意信息共同发起,旨在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联合体的建设。根据南方日报的报道,广州市天河区拥有30家规模以上工业软件企业,其中不乏像赛意信息谷神、亿迅科技天翼云这样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市获得该荣誉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二位于天河区。此外,天河区还有22家企业被评为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占全市的21%。这表明广州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巨大。

(图源: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官网)
除了工业软件应用推广中心,广东省此前还创建了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该中心由中望软件牵头,成立于2022年12月,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创新中心以工软数创(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为运营主体,注册资本5000万元,前期投入3亿元。该中心的目标是突破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的关键技术,推动工业软件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作为外延支撑,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
2. 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揭牌
12月22日,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正式揭牌。该研究院由济南市人民政府、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山东华天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共建。研究院将围绕“一核四链”战略,与国家工业软件产业链“链主”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协同攻关,突破工业软件底层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加快行业推广,支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造“核心工业软件”带动“大产业”的产业创新生态。
在济南高新区舜泰广场,“工业软件大厦”六个银白色大字已镶嵌在一栋全新的高层写字楼顶端,吸引了众多行人的关注。济南工业软件技术研究以华天软件团队为主体,华中科大智能中心分中心也落户济南。同时,华中科大还将承担研究院的CAD研发课题,进一步提升济南在工业软件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

(图源:济南日报)
3. 南京新一代工业软件实验室启动
与此同时,新一代工业软件实验室在南京正式启动。该实验室由华为及生态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旨在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业产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构建新一代工业软件和工业云平台。新迪数字作为受邀企业之一,其首席战略官彭维博士出席了启动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实验室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华为及生态企业的引领作用,打造全国工业软件和工业云创新高地,推动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源:新迪数字)
牵头成立工业软件中心的国内龙头企业及其具体地位
在中国工业软件领域,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正在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以下是几家在工业软件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国内企业,并详细介绍了它们在各自领域的具体地位:
1. 华为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在工业软件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华为不仅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还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积极布局,推动工业软件的创新发展。华为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互联网平台:华为的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帮助企业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升级。该平台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工业云平台:华为的工业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资源和数据分析能力,支持企业进行智能制造、工业仿真、预测性维护等应用场景。华为的云平台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华为通过与多家工业软件企业合作,推出了涵盖设计、仿真、制造、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已经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企业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赛意信息
赛意信息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服务。赛意信息在国内工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智能制造方面,其平台已经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IDC的数据,赛意信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覆盖了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汽车等多个行业。
3. 中望软件
中望软件是中国领先的CAD/CAM/CAE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工业设计与仿真软件的研发。作为CAD软件市场的领导者,根据IDC发布的《中国设计研发类工业软件之CAD市场厂商份额,2022》报告,中望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位列2022年中国设计研发类工业软件CAD市场国产厂商第一,仅排在达索系统、西门子和欧特克三大国外厂商之后,居全球品牌第四位。这标志着中望软件在国产CAD软件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不仅体现了中望自主核心技术及产品的强大竞争力,更彰显了广大企业用户对中望二三维CAD产品的高度认可。
4. 华天软件
华天软件是国内三维CAD/CAM/CAE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华天软件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华天软件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成功进入了国际市场,赢得了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
5. 新迪数字
新迪数字是中国领先的工业软件和工业云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基于三维设计的研发设计与协同解决方案。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建筑等行业。新迪数字积极参与新一代工业软件实验室的建设,旨在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云平台的创新发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工业软件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支撑工具,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它不仅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智能制造、工业4.0的关键技术。工业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工业软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然而,中国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尤其是在高端工业软件领域,仍然依赖进口。因此,加快工业软件的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对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在与全球巨头竞争中的应对策略
在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西门子、达索系统、PTC、Autodesk等国际巨头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公司在CAD、CAE、PLM等领域的市场份额较大,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相比之下,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工业软件企业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1. 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
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CAD、CAE、PLM等高端工业软件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通过自主创新,逐步替代进口软件,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例如,中望软件、华天软件等企业已经在CAD/CAM/CAE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未来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工业软件的研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完成所有技术攻关。因此,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联合攻关,突破工业软件底层共性关键技术,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例如,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3. 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市场占有率
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应积极拓展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供更加贴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通过与制造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赛意信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应继续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市场占有率。
4. 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影响力
尽管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为了提升全球竞争力,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产品的国际化水平。例如,新迪数字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新一代工业软件实验室的建设,未来应继续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提升全球影响力。
结语
随着广州、济南、南京等地相继成立工业软件研究院/中心,中国工业软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研究院/中心的成立不仅有助于推动工业软件的自主创新,还将为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全球影响力,努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智能制造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