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天花板取决于算力水平,算力的天花板则取决于电力水平。
近年来AI工具的兴起带动了全球数据中心、算力中心需求急剧上升,庞大的耗电量衍生出电力供给、断电后数据丢失等问题。
2025年年初,英伟达宣布GB300计算服务器将BBU从选配变为标配,相较此前GB200对BBU仅为选配来看,这意味着全球最先进的算力服务器对备电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何为BBU?它是一种电力模组,作为备用电源为算力设备等提供支持(Backup Battery Unit)。
简单来说,BBU可提供与不间断电源(UPS)一样的备电、供电功能,但响应速度更快、体积更小、布置更灵活。
根据摩根大通的报告,英伟达GB200服务器2025年的出货量预计达到5万台、分析师郭明錤认为GB200在2025年的出货量大约在2.5-3.5万台,而市场对还未正式发行的GB300给予了2万台的出货期待。
远期来看,英伟达GB200、GB300的大规模出货,都将进一步释放对BBU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BBU的电芯供应商以LG、三星等日韩企业为主。而国内企业,如亿纬锂能、欣旺达、南都电源、蔚蓝锂芯、科信技术、麦格米特、英维克等企业也在进一步跟进。
AI算力快速发展下的数据中心市场将驱动UPS规模增长。然而,随着大功率AI服务器不断问世,以BBU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有望替代传统UPS。
一、灵活性更高:UPS通常需要集中式部署,需要专门的机房来安置,占用较大空间且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
而BBU可以分布式地嵌入服务器机柜中,根据服务器的数量和分布灵活配置,从而适应不同规模和架构的数据中心需求。
二、转换效率更高:UPS在工作时需要进行交流-直流-交流的多次转换,这会导致能量损耗。而BBU采用直流输入输出的方式,减少了转换环节,提高了电力转换效率,降低了能耗。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GB300服务器BBU的标配化打响了先进算力使用新技术的第一枪。2025年,GB300的发行及量产将直接带动BBU需求。
除了英伟达,字节跳动、微软、腾讯、苹果、特斯拉等科技巨头也在布局数据中心备电设备,BBU的市场想象空间十分巨大。
基于紧凑设计、灵活性配置、节约空间等原则,BBU的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一个BBU模块由电池PACK、BMS、DC/DC等部分组成,主要使用18650、21700等小圆柱锂电池。
需要注意的是,BBU作为备用电源,对安全性要求较高。
而圆柱电芯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内部结构紧凑、有独立的泄压装置,且通常由钢壳或铝壳保护;另外,圆柱电芯目前广泛应用的全极耳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电池内阻和发热量,从而提高热稳定性。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微软曾为GB200选配了由5个模块组成的BBU。由于GB300的功率更高,其BBU或将采用5+1的冗余架构,即一组BBU由六个模块组成。
据高工储能观察,目前蔚蓝锂芯、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国内电池在BBU电池上的布局较快。
蔚蓝锂芯去年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目前有向第三方少量出货用于BBU备用电源的电池,也有正在研发量产专门型号电池用于BBU;欣旺达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已具备BBU电池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南都电源、科华数据、易事特、科士达等传统UPS企业未来亦有机会切入BBU赛道,未来将形成多方竞争的局面。(来源高工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