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魔方储能产品MCCube完成 CSA TS-800 大规模火烧测试(Large-Scale Fire Test)。
2024年11月,阳光电源重金投入3000万,对20MWh的PowerTitan2.0(以下简称PT2.0)进行了最大规模、最长时间的真机燃烧不蔓延测试。早在2024年6月,阳光电源主动燃爆PowerTitan1.0真机,宣布完成全球首个储能系统大规模燃烧测试。
10月,天合储能发布了行业内首本储能系统安全白皮书,并对储能产品Trinastorage Elementa 金刚 2进行了大规模燃烧测试。
而在海外市场,芬兰能源巨头瓦锡兰也开始大规模储能储能电池舱测试,来说明自身的产品实力。
比亚迪、阳光电源、天合储能、瓦锡兰等电池舱燃烧测试背后是产品实力的比拼,储能价值竞争进一步开赛。
燃烧测试“比拼”
从比亚迪、阳光电源、天合储能等燃烧测试,可以发现若干共性:一是测试均在强调电池舱可以做到燃烧但不蔓延。行业普遍的共识是,电池舱一旦热失控发生火灾,最可怕的点在于电池舱起火蔓延造成更大的经济财产,甚至人员生命损失。合格的锂电池储能电池舱,需要做到的是在众多极端条件下,起火但不蔓延。
Trinastorage Elementa 金刚 2测试:天合在发生气体泄露后,通过点火装置引燃电池,产生了明火,再触发了集装箱的灭火系统。整个实验大概前三四十分钟都是前期的热失控过程,随后进行了气溶胶的灭火有效性验证,在后期又进行了消防水喷的灭火有效性验证。
二是,测试聚焦点为柜体间的极致距离。

阳光电源PowerTitan2.0燃烧测试中,布局4台100%满电负荷的储能柜(如上图),其中A柜和B柜仅隔15厘米间距,这一距离已达极限(行业内实际电站双柜大多相隔3米)。
比亚迪魔方测试提到,大规模火烧测试前,比亚迪魔方柜体100%满电负荷,严格按照实际使用16MWh场站布局,系统柜布局A柜至B柜600mm间距,A柜距离C柜2400mm间距。

除此之外,阳光电源测试中主动关闭所有柜体的消防系统,使得舱体处于“无保护”状态,安全风险大幅增加。但PT2.0凭借被动防火结构设计,测试中4台储能柜所有舱门均未烧穿。而比亚迪则着重提到了自主研发的430Ah电芯,经过近千万辆新能源车的验证。
技术内卷新高度
2025年价格内卷仍在开年持续。
一是来自大储领域的“开局讯号”:中电建2025-2026年度16GWh储能系统集采入围候选公示,共有27家企业入围,其中仅一家企业报价超0.5元/Wh。
另个讯息则是来自工商储领域。1月10日下午,博时储能举办新品发布会,带来261千瓦时五合一能量立方。同时,联合瑞浦兰钧、高特电子、恩玖科技,共同推出“215千瓦时能量立方3.0”,售价为0.499元/Wh,不断刷新工商储的最低价。
价格内卷并未停歇,价值战已经全面开卷。而无论是大储招投标市场,还是工商储市场,也无一不在传递“既要又要还要”的内涵。大储领域,动辄GWh储能业绩招标要求,而工商储投资方越来越稀缺,对项目、设备要求越来越严格。
价格+价值双重内卷,意味着一些三四线储能企业正在面临着更艰难的寒冬。“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2025储能需求持续上涨以及持续内卷的储能市场,如何坚持活到最后,仍是相当一大批企业的重要命题。
“超过80%的企业将被淘汰”正在加速走进现实。
(来源高工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