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储市场预期在2025年依然将维持快速增长,但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2025年1月19日,宁德时代高调宣布其单独拿下全球最大储能项目(19GWH)——阿联酋RTC项目。远远超过了此前阳光电源的7.8GWH全球最大储能项目。
户用和分布式龙头龙头企业锦浪科技于2月8日公告,拟再融资17亿,投建大型逆变器25000台,和工商业储能逆变器25000台!并投入重金研发大储!
2025年2月7日,亿纬锂能公告,公司与海博思创签署百亿储能电池大单,计划三年采购50GWH储能电池,总价值约为200亿。
有券商预测大储市场的毛利率将在2025年显著下行,储能超高的毛利率可能在2025年不能够维持。正泰新能董事长,也高能警告,如果海外企业被卷死,逆变器甚至可能步入光伏产业链的后尘。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要号召,逆变器行业也需要自律。
若是在悲观中,看世界,一切规律都将朝着悲观的方向走。
01大储也不灵了?
大储在2024年高速增长:
根据EESA对全球市场的追踪,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75.8GWH,而中国储能装机量则在2024年达到了109.8GWH,同比增长136%。
2025年,大家均认为大储市场方兴未艾。
2025年甚至预期,欧洲大储,预期新增储能装机18GWH,已然相比2024年大幅增长了120%!而全球大储展望,则同比增长40%+。
相比同比下降的户储需求,大储可谓是异军突起,带动了相关产业链营收和盈利的大幅上涨或穿越周期。而如今,跟“大”字相关的公司好像表现都开始弱下来了。
先是中信博公布业绩预告后大幅走跌,上能电气和阳光电源也突然转弱。尤其是去年的网红股上能电气。
说好的长坡厚雪和快速发展呢?这是事实,还是人心在飘动?
02竞争加剧
难免走光伏主材的老路?
在系统集成领域,宁德时代大举进入大储市场,中标了第一个大单,还是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阿联酋RTC项目,体量达到了惊人的19GWH。而原本呢,这样的项目一般都是阳光电源获取的。上一个储能的世纪性大单,便也是阳光电源获取的。
据说,宁德时代这次中标的价格并不美丽。也有人说,宁德时代入场看储能系统,他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毕竟电芯成本优势明显。
阳光电源在储能系统里突然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这样的竞争对手呢,以后恐怕会越来越多。
而户用逆变器龙头企业锦浪科技于2月8日公告,拟再融资约17亿,大举进军地面逆变器市场和工商业储能市场!并投入重金研发大储!
而锦浪科技的动作,并不是孤立的,许多户用逆变器企业都开始觊觎大型逆变器市场的蛋糕,也包括大储市场,如固德威等等。
阳光电源就这样,遭遇内外多层夹击,逆变器和储能系统集成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宁王一出是否是颠覆性的呢?
阳光电源曾经依靠海外贸易战“意外”击败华为,重掌逆变器霸主地位,而不至于被挤压。如今呢,阳光电源是否还能如此前一样幸运呢?
至少,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及电池包的超额利润,是不可持续的,这是基本的事实。也有券商预测2025年,储能市场的毛利率将大幅下降30%以上。
03本质是对
景气周期的担忧
光伏行业在2023年以后迅速“衰败”,令产业分析人士对新能源行业“心生敬畏”,风偏极差。而在一个池子里的东西,能够独善其身吗?当然很难。很容易出现景气高点而滑落,形成戴维斯双杀。
特别是一些高额利润依托的是局部市场,如北美等地,更容易受到贸易政策的打压。
对大储及逆变器市场的看法,其实就来源于这样。而且正泰新能董事长及阳光电源董事长都在警告:
逆变器行业可能内卷加剧的担忧。
海外竞争企业都被杀死了,我们也就无路可活了。
正泰新能董事长陆川的话并不无道理。
海外高毛利市场恰恰是“海外友商”为我们构建的。中信博所在的支架业务,也是如此。我们都说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把海外干死了,我们好像并没有得到什么友好的结果。
内卷而已,都是自己的错!
仿佛我们眼前的路只剩下苟且和内卷,未来和事实,当然不应该更不可能是这样的。
我们眼前应该还有明媚和朝气,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优势产业保持信心!
(侯兵hoping的光伏与储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