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山东)新能源与储能应用博览会上,隆基绿能发布新品防积灰组件—Hi-MO X10。

该组件最高功率达670W,转化效率高达24.8%。其采用以泰睿硅片为衬底的HPBC 2.0技术,具备防遮挡、弱光发电强、温度系数低、表面吸光好等功能。与此前2023年发布的BC一代防积灰组件相比,新品单位面积发电量超过BC一代8%。
据隆基介绍,以一万平方米屋顶为例,按主销功率计算,Hi-MO X10防积灰组件(660W)较TOPCon组件(630W)每年多发电18.9万度,收益增加11.3万元,30年可增加收益超300万元。
截至目前,隆基BC防积灰组件超过10GW,在近10000座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范围遍布全国各地,涵盖纺织、农业、铝业、水务、机场等各行各业。
那么,隆基是如何踏足防积灰组件这个细分领域的?其背后有哪些秘密?未来,隆基又将如何在市场中保持自己产品优势?记者专访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中国区总裁牛燕燕揭晓答案。

记者:隆基是怎么关注到防积灰组件新赛道的?
牛燕燕:其实早在几年前,我们最先发现在北方积灰要影响23%的发电量,而清理的周期又长,不方便运维。后来去厦门、去欧洲调研,发现整个行业其实同样面临积灰的问题。后来我们成立项目组,研发防积灰组件,整个开发历经一年半到两年,在2023年10月,发布BC一代防积灰组件——Hi-MO X6。
记者:防积灰组件是如何从一个细分的小场景产品成长为大产品的呢?
牛燕燕:我们是从产品上要去解决用户在行业内产生的问题,其实是对应着行业特点,或者说是某一类生产型企业的痛点来对应我们的场景化产品。现在防积灰组件对标非防积灰组件,最少发电增益2%,小小的创新带来极大收益。
记者:其实这背后反映还是要全面地考虑用户的需求。
牛燕燕:对,过去是以研发、以技术定产品,现在返回来了,是以客户需求定产品,产品再推动研发进步。
记者:现在行业又开始价格内卷,隆基如何应对?
牛燕燕:我们一直坚持技术领先,坚持质量可靠。即使是在2024年那么困难之下,我们依然坚持绝不因为成本的压力而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记者:那么,隆基是如何保持技术领先的?
牛燕燕:在技术方面,我们有着储备,今年下半年,我们还会有新的技术性产品。
我们有6个研发院,不同的技术路线同时做研发,但是只选择未来成本和各方面效益社会价值最好,综合价值最高的那个,他们之间也是在PK的。
记者:在竞争下,隆基是如何应对跟已有的未来增长的市场的服务能力的挑战?
牛燕燕:隆基从组织结构上来讲,我们有销售人员,有售前的技术人员,有售中的方案人员,有售后的服务人员,还有帮客户和业主融资的人员、市场的人员。我们的市场不仅仅是推广隆基,我们的市场是服务我们的客户,去普及行业,而且帮我们的客户去营销他的客户,带给他客户价值认同。

正如此次隆基发布的新品一样,在牛燕燕看来,此次防积灰组件不仅仅是对组件边框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它更多表达的“内核”是隆基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隆基始终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通过市场洞察,捕捉市场趋势与业主的多元需求,不断研发适配不同场景下光伏产品的成果,是小场景造出大产品的又一大战果。
(智能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