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长安汽车对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公开寻源

ainet.cn   2025年03月21日

近日,长安汽车为确保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顺利进行,于 3 月 17 日发布公告,对该项目进行供应商公开寻源。

据介绍,该项目旨在研发一款人形机器人,突破驱动、动态控制、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推动机器人向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方向发展,构建完整技术生态链。

长安汽车于2024年11月宣布,计划在未来 5 年内投入超 500 亿元,2026 年发布飞行汽车,在 2027 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到 2028 年长安的人形机器人将生产下线,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瞄准人形赛道,新老车企齐发力

长安汽车仅仅只是众多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车企之一。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不完全统计,此前,已有超10家汽车厂商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包括小鹏汽车、奇瑞汽车、特斯拉等。

表:国内外部分车企人形机器人应用及布局情况
在投资上,2023年,比亚迪入股了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所属的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开启国内传统车企投资人形机器人先河。
在研发方面,国外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快速迭代,完成了开发平台建造、擎天柱(Optimus)产品亮相以及电机扭矩控制、环境探测与记忆、双手复杂任务等能力的实现。国内,小米、小鹏也陆续公布了自研双足人形机器人产品,理想汽车也曾表示将涉足人形机器人研发,国内车企也开始了自研人形机器人的道路。
在应用方面,比亚迪、蔚来等国内外车企纷纷宣布引进人形机器人作为重要的产能提升手段,汽车制造成为人形机器人落地工业场景的第一站。由应用到投资再到自研,新能源车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全方位布局基本形成。
图片

众多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意欲何为?

在技术研发上,车企发力人形机器人领域,是自动驾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技术的迁移与延伸,在技术研发有着坚实基础。
在生产研发方面,汽车制造有着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部分零部件与汽车有重叠,如电机、减速器、电池管理系统等,车企可利用现有供应链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和管理难度。此外,车企具备大规模生产和组装能力,能快速实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相比传统机器人公司,在扩大产能方面具有优势。
在应用方面,人形机器人可应用于汽车工厂的搬运、分拣、质检等环节,还能承担零部件的搬运任务,实现从仓储到装配线的自动化物流,以及完成如抛光、钻孔、焊接等高精度加工和装配任务,能为人形机器人真正走向落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因此,车企频频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是技术复用、供应链与制造能力协同、战略转型需求等多方因素促成的。
展望未来,车企取胜关键还是在智能化。一方面,中国的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的“上半场”,转入智能化的“下半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被列为首要方向,汽车制造需要更多的智能化生产设备作为支撑,产线的智能化升级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应对行业巨变,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升级,新生势力不断涌现。要适应汽车赛道愈演愈烈的竞争态势,车企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此外,发力人形机器人领域有助于车企树立智能化、科技化的品牌形象,是对未来智能生态的战略卡位,提升企业在未来智能出行和智慧生活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来源: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

标签:人形机器人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