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

系统低价逼近0.4元/Wh,国家出手“拦截”储能内卷式竞争

ainet.cn   2025年03月21日

国家层面对产业无序竞争再次出手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升级为“综合整治”,再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纳入年度任务,政策信号层层递进,折射出多个行业深陷“内卷”泥潭的严峻现实。

储能行业便是这场“内卷”战役的典型战场。过去两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以年均超150%的增速狂飙突进,截至2024年底已突破7000万千瓦,但与之相伴的却是“赔本赚吆喝”的行业困局。

01 

内卷现状:价格战、同质化、不可持续性

20251月,中国电建青海60MW/240MWh储能设备采购项目曝出0.417/Wh的中标新低价,再次刷新行业认知。这一价格较2023年已经不是拦腰折断,而是从膝盖折断,甚至低于部分企业的材料成本。

价格战的硝烟从电芯蔓延至系统集成全链条:电芯成本占比超60%的储能系统,在2024年遭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竞标逻辑,部分跨界企业为抢占市场,以低于成本价30%的极端策略冲击行业秩序。

低价倾销的背后是产能过剩的尖锐矛盾。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储能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达8.9万家,总数突破23.8万家,而同期全球储能新增需求仅能消化不足30%的产能。生产线停工损失远超亏本接单,越来越多中小厂商被迫加入这场“自杀式”游戏。

隐藏在价格战背后更深层次的危机是储能创新动能的衰竭,价格战让企业无暇顾及五年后的技术布局,行业正在透支未来。

当前,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已出现同质化严重问题,锂离子电池占据新型储能项目95%以上的份额,上到头部厂商下到新注册的企业,仍集中挤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且技术方案高度雷同。部分厂商技术沉淀不足,一味以模仿、低质最终通过低价抢占市场。

天合储能全球产品负责人邓伟曾在2024高工储能年会上指出,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储能场景化解决方案时代已至,企业的创新步伐要跟上产业的发展。

发展不可持续性则可以从企业的业绩中窥见一斑。2024年,一些储能企业虽然营业收入有所增加,但利润却出现下降。

风光配储政策催生的“强制需求”使企业陷入“装机量涨、利润率跌”的怪圈,部分项目全生命周期收益率不足3%,远低于8%的行业健康线。

02 

从内卷到外拓,储能需要一场价值革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出手拦截内卷式竞争,已在局中的众多储能厂商该如何破卷?高工储能观察认为,行业亟需从全球市场、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寻求突破。

破卷之道一:出海去世界各地储能市场掘金

高工储能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2024高工储能年会上谈到行业内卷现状,他认为中国储能企业要向外“卷”,积极出海去展现中国储能产业的实力。

“国内储能市场的内卷,本质是供需失衡的产物。国内老新玩家相继入局,中国的储能市场明显已经消化不了现有的产能,更别提许多厂商仍在持续扩产。企业要求生机,要做两件事,一是剔除劣质产能,二是出海消化产能。”张小飞博士如是说。

GGII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超250GWh。美国德州和加州为提高电网韧性带动对储能系统的需求增加,欧洲绿色能源转型以及能源安全保障需求推动着欧美传统市场持续释放活力。除欧美之外,可再生能源占比上升、能源安全、政策刺激等因素激发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涌现出大量储能需求。

张小飞博士将储能出海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出海和品牌出海,第二阶段是营销出海、制造出海和研发出海,第三阶段则是标准的出海,即标准制定与生态建设。

要遏制将价格战打到海外市场的苗头,需要企业认识到出海不仅是简单的产能转移,更是技术标准与品牌价值的输出,这关系着中国储能企业能否在下一轮全球储能竞技赛中掌握话语权,最终将决定企业的存亡。

破卷之道二:开拓数字中心等储能应用新蓝海

当前,国内储能应用仍集中于电网调峰与风光配储,同质化严重。以数字中心为代表的储能应用新蓝海为储能摆脱价格战提供了新路径。

全球正加速迈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为核心的算力经济时代,模型对算力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过去年均增长超400%,远超摩尔定律增长速度。

传统电网架构已无法满足高密度算力设施的稳定性需求,而“数据中心+风光+储能”凭借清洁低碳、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优势,正成为破解“电力-算力”失衡的关键技术路径。

一般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在100MW以上,年耗电量约35-40万电动汽车的电力需求。为满足数据中心高比例清洁供电需求,通常需要超配并配置储能。

传统上,数据中心主要使用锂电池作为UPS系统的一部分,在市电中断时提供短暂的备用电力。随着数据中心转向绿电供能,锂电池应用从备电类型向供能类型转变。

GGII预计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突破69GWh,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300GWh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

就在近日,南都电源中标某全球最大软件公司的数据中心锂电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约1.2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数字中心用储能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新增长极。

破卷之道三:创新商业模式,从“低价倾销”到“价值竞争”

低价竞争的背后,是商业模式单一化的困局。当前,储能盈利依赖峰谷价差、容量租赁与政策补贴,但国内现货市场峰谷价差空间小、政策不确定性高,导致企业盈利脆弱。

特斯拉的案例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其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以及Megapack大型储能系统的售价均高于行业均价,尤其是对比国内品牌时,却凭借品牌溢价、智能化体验与能源管理服务,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据绝对的份额。

中国企业也需要从技术溢价、服务增值、生态协同等方面入手重构商业模式。

以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欣旺达为代表的率先呼吁行业停止价格战的先锋已经转战储能价值战。

宁德时代通过研发固态电池构筑技术壁垒,阳光电源则以构网型储能技术打开高端市场,欣旺达将安全嵌入产品价值体系,倡导储能行业像汽车行业一样进行安全指数分级评价。

“电化学储能第一股”——海博思创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模技术,在设计、生产和运维阶段形成一个闭环,并把这些数据反馈到研发阶段,驱动产品创新,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提升全业务链条的价值,真正把收益给到终端客户。其IPO6倍的市盈率,充分反映了市场对海博思创服务增值+生态协同模式的认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反内卷”的定调,储能行业的未来方向已然明朗:唯有跳出价格混战,转向全球市场、细分场景与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正如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所言:“储能不能乱,但也不能停。行业需要坚守安全底线,以高价值产品驱动良性竞争。”

(来源:高工储能)

标签:储能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