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焦“AI应用落地”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举行。会上,寄云科技NeuSeer TE时序数据分析系统凭借在工业智能领域的创新应用,荣誉入选《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

AI落地,场景先行。据悉,此次评选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北京信息化协会负责征集。最终,寄云科技NeuSeer TE时序数据分析系统等95个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典型案例入选并于大会期间正式发布,全面展示北京“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成果,彰显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样板”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标杆”。

NeuSeer TE :基于人工智能时序分析系统助力工业制造提质增效
寄云科技本次入选的优秀案例聚焦工业制造能耗优化场景,NeuSeer TE时序数据分析系统帮助企业建立标准SOP操作流程,实现产品单吨能耗降低4.55%;建立标准工艺曲线监控管理,降低质量损失2%,产品单品能耗降低10%左右。
01、案例简介
某铜业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大,内部管理改善和降本需求高,亟需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手段,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实践证明,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生产线上各个工序的数据,能精准定位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实现生产效率、单品能耗显著优化。
据此,寄云科技与该企业在铜液保温设备、粉末烧结设备上建立合作关系,辅助工程师进行数据的自助式分析,同时实现设备异常监控,针对设备时序数据展开探索和分析,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将分析结果转化为改进行动。
02、技术路线
首先,虽然该企业通过SCADA系统进行了完整的数据采集,但是因为采集频率,传感器精度、稳定性问题,设备故障,设备传感器不足,环境噪声干扰,网络传输延迟,以及人为误操作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出现数据缺失、异常、时间戳不对齐等问题,难以满足分析要求。本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时序数据分析系统内置多种功能如过滤、对比、计算、相关性分析、PCA分析、黄金批次分析等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轻松搞定上述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列处理,完成数据清洗、整理和标准化。

其次,针对两种设备粉末烧结炉和铜液保温炉,建立了烧结工艺路线的结构化模型和监控机制,构建A-标准工艺升温参数,B-设备设定值,以及C-实际生产工艺升温曲线的模型,对比A、B、C三个曲线在相同牌号+单重的曲线趋势,监控生产情况。通过使用内置多种人工智能能力(AI增强的图形化、可拖拽的界面完成相似度搜索、根因分析、多元回归指标预测等)对历史数据分析,挖掘出较多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手动保温、真空漏气异常处置、压力与真空度数据不匹配、降温阶段能耗与升温保温阶段接近等异常情况,可进行业务改善的目标点。

第三,针对两种设备的业务改善点,进一步研究提质、节能关键,在工艺温度要求区间内设备如何减少超调、曲线如何保持一致,实现设备多种加工过程参数波动范围减小,生产过程一致性高,最终使得质量达标率提高,单品能耗改善。

03、效果体现
1、帮助企业在铜液保温炉设备建立标准SOP操作流程,使得产品单吨能耗降低4.55%。
2、帮助磁性粉末烧结炉设备建立标准工艺曲线监控管理,构建“黄金批次”过程参数包络曲线并对实际生产工艺进行监控,提升了产品一致性,降低质量损失2%,产品单品能耗降低10%左右。
04、社会价值
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中国提出的 3060 目标不仅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更是国内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指引。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肩负着助力 3060目标实现的关键使命,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寄云科技研发的NeuSeer TE,弥补国产时序数据分析产品的空白,可对标国外先进AI时序数据分析产品。
针对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数据价值挖掘难题——尽管企业已积累大量设备传感器产生的工艺和状态数据,却因缺乏专业的时序数据分析工具而难以快速定位质量、工艺、能耗及安全等关键问题,NeuSeer TE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通过先进的时序数据分析技术,显著提升了工业数据价值转化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精准问题诊断和优化决策,最终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寄云科技将继续强化AI技术在工业数据分析领域能力,不断深化与客户以及行业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更基于数据驱动的行业智能化应用,坚实走向智能制造。
(来源:寄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