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油气和新能源地面工程数智化建设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圆满召开。来自中国石油大学、浙江大学、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交流探讨各单位、高校在油气与新能源数智化建设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

直击能源服务痛点
助力油气与新能源数智化建设
会上,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寄云科技”)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娄勇刚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新型经营主体的能源运营&交易之道》主题报告。全面且系统地展示了寄云科技在商业模式、微电网平台搭建以及智慧油气新能源应用服务等关键领域所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与丰富实战成果,收获在场嘉宾的热烈关注。

娄勇刚在报告中指出,当前能源服务商的核心痛点日益凸显,需要直面业主需求、提升运维效率和战略转型三大问题。而能源服务商所做的两件事,即资产开发和资产运营,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资产开发不再是简单地为客户开发一套监控平台,而是要寻找电费的最优解;资产运营方面,在面对电费优化、风险对冲等要求时,服务商的核心能力正面临挑战。

因此,在面临战略转型时,娄勇刚对市场、服务商角色、技术发展等作出未来5年的预测,并认为,新型经营主体的终极使命是通过资产开发构建灵活性资源池,借助资产运营实现电费最优解,最终才是在VPP框架下将分布式资源转化为电网级调节能力。

智能微电网赋能油气新能源低碳发展
在智慧油气新能源探索的道路上,寄云科技正在加速推进自研的NeuGrid-LLM大模型的持续进化,采用AI+微电网技术,以实现“预测-调度-交易-控制”的全链路智能化,助力客户从“能源消费者”转型为“能源价值创造者”。

娄勇刚表示,在实际应用当中,面对资方、业主、政府监管、能源结构转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智能微电网的架构非常复杂且繁重,而上述新型经营主体的核心能力在其中均有所体现,并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进行源网荷储的协同匹配,不断通过大量的模拟、仿真验证能力的可行性。

以油气田项目智能井场精益运营为例, 寄云科技采用多源智能微网调控策略,根据分时电价、用电需求、光伏发电、储能容量等条件的具体情况制定,通过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以及控制系统进行结合,并将可控接口与大电网进行连接,保证在多源直流端输入直流电不足时能够切换至储能电路供电、在储能电路供电不足时通过外网直流端接入供电,以达到综合费用最低的效果。

寄云科技深耕工业数据智能12年,在原有工业互联网业务基础上,持续拓展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领域的业务版图与技术能力。截至目前,公司已与100家工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打造多个工业场景 “能源 +” 标杆案例,未来目标直指为1000家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运营服务。
展望未来,寄云科技将进一步发挥数据智能技术优势,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能效管理的精准性与全局性,赋能企业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发展,为推动我国油气行业低碳转型、构建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来源:寄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