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建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比例快速提升,其间歇性及波动性对电网稳定构成的挑战日益凸显,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被视为稳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柱。长时储能要解决新能源“靠天吃饭”的困境,需在安全性、经济性、寿命周期与部署灵活性等方面实现突破,市场迫切需要一种兼具大规模、高安全、长时效、低成本的新型储能解决方案。

二氧化碳储能,开启长时储能新纪元
在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交汇的关键节点,百穰新能源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储能技术,为破解绿电“存得久、放得稳”的行业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答案。
二氧化碳储能是一种气液互转、两态协同储能技术,基本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常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存储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驱动透平发电。

目前,百穰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已实现商业化落地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3年12月,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储能商用系统——安徽芜湖海螺水泥10MW/80MWh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项目并网发电。2024年9月,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电站——华电木垒100MW/1000MWh二氧化碳储能电站开工建设,目前正处于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关键阶段。

芜湖海螺10MW/80MWh 二氧化碳储能项目

华电木垒100MW/1000MWh二氧化碳储能电站
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二氧化碳储能展现出显著综合优势。
优势一,超长时储能,可实现跨天、跨周甚至跨季的灵活调节,精准匹配新能源出力周期。
优势二,极致安全,储能介质为常温气态二氧化碳,属于惰性气体,本质安全,无燃爆风险,为电网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优势三,实现全域储能布局,该技术不受地质条件限制,适用于平原、丘陵、沿海及沙漠等多种区域,实现了储能系统的全域化布局。
优势四,环境友好,该技术本身绿色环保、无污染,运行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和有害排放,可耦合碳捕捉技术,实现储能功能的同时协同增效“固碳”目标。
赋能多元场景,共筑绿色未来
在多元应用场景中,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具备广阔发展潜力。
场景一,能源大基地配储,减少弃风弃光,稳定新能源平滑出力。
场景二,数据中心热电联动系统,提供24小时绿电和绿色冷源,优化PUE。
场景三,耦合火电CCUS调峰系统,增强火电深度调峰能力,结合CCUS实现碳封存与碳利用。
场景四,分布式负碳绿色电站,孤网运行,全天候绿电供应。
作为二氧化碳长时储能的引领者者与践行者,百穰新能源不仅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案,更致力于推动能源体系向安全、高效与清洁方向转型。我们诚邀各级政府、电网企业、新能源开发商及战略投资者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新型储能技术的更多可能,共筑绿色低碳能源未来。
(来源:百穰新能源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