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不是“汉芯”。
汉芯,让中国人寒心,让中国科技界蒙羞。汉芯出事,更龙芯的珍贵。
但近来,看罢《1998元龙芯笔记本将投产》的新闻,则让人为龙芯的前途感到担心。新闻透露,龙芯笔记本不仅不能运行Windows系统,连Linux也不能运行,只能运行一个叫Future Alpha的系统。显然,龙芯染上了中国科技界广为传染的“自闭症”,走的路,越走越自我封闭。
龙芯走出实验室、选择产业化的路是对的,“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但一定要走开放的道路,千万不要故步自封。开放,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两层含义:
1、向下兼容;要继承现有的成果、市场和使用者;当年IBM OS/2自吹自擂说技术有多么多么好,Windows系统跟OS/2根本没法比。但要命的是,OS/2不兼容DOS程序,结果被市场无情地抛弃。如果龙芯能支持Windows的程序、哪怕是Linux的程序,也就能直接接收大量现成的成熟软件、游戏,更能接收大批的用户。
2、向上兼容;对企业来说,就是花在龙芯上的投入能为未来即使形成技术、市场的积淀,比如研发的软件在龙芯上能用,在Windows下也能用,这样,才能降低参与其中研发(尤其是应用软件研发)企业的风险;对学生来说,在龙芯上学会操作电脑,学会使用软件,但一参加工作,发现全变了,因为企业很少龙芯笔记本啊,又要从学一遍,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都是不能向上兼容的表现和后果。不能向上兼容,开发商和用户,都不会有什么参与热情。没人参与系统,是事实上的封闭系统。
如果向下不能兼容既有历史,向上不能兼容明天的发展,这样的系统,作为技术追随者来说,风险是巨大的。除非你有改变历史、扭转乾坤的本事,确保以后龙芯标准能一统天下。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毛主席说,要做先生,先做学生。想有大作为,必须在开放上下足真功夫。
中国科技界一直有种“自闭症”情节,搞出来的WAPI,为什么失败得那么惨?我看,就是“自闭症”闹的。民族独立精神不能不要,但自闭症则是要不得的。
愿龙芯能走出“自闭症”情节,真正走开放的产业化之路,让咱们中国人能真正扬眉吐气!
(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