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三星、海尔、大铁锤

ainet.cn   2006年11月12日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基地,但中国的产品有两个问题:技术含量低和质量差。这两个问题正严重制约着中国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成为中国企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瓶颈问题。

技术的积淀需要漫长过程。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决心和魄力。

有两则故事,非常经典,值得中国的企业家们再三品读:

(一)海尔与大铁锤

1984年,海尔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仅是一个小厂,年销售收入仅348万元,亏空达147万元。守着一个烂摊子的600名职工,已是人心涣散。在连换三任厂长仍然“病入膏肓”的困境之下,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临危受命”,担任这个小厂的厂长。

张瑞敏一上任就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1985年,张瑞敏召集员工,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全部砸烂。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


(二)三星与大铁锤

1972年,索尼已经成为一个著名品牌,以其高质量的半导体收音机、磁带录音机和单枪三束彩色电视机而享誉全球。而当刚成立三年的三星电子公司则开始在韩国销售黑白电视机时。到了1995年,三星公司开始生产存储芯片、计算机硬件驱动器和其它自有品牌的消费电子产品。三星的业务则集中在快速、低成本生产的商品上。

那一年,公司创始人的儿子、董事长李健熙为了庆祝公司不断取得成功,向朋友和优秀职工赠送三星牌手机。几天后,他就不断听到各种抱怨,说这些手机质量太差了,毛病太多了。尴尬之下,他下令将价值5000万美元的库存手机,在厂大院里堆成一座小山,在写有“三星公司从此要以优质产品打天下”等字样的横幅下,李健熙带领他的高级经理和2000名员工看着工人用大锤把这些产品砸成碎片,扔到火堆里。李健熙宣布:“产品缺陷就是癌症。”直到现在,三星的经理们还不时把手机扔出窗外,用卡车轧或是冬天埋进雪里,以此来检验质量。

只有真正有了要解决产品质量的决心和魄力,然后才能谈得上质量管理的体系和办法。

如果管理者没有这种决心和魄力,什么ISO9000,什么六个西格玛,只能摆摆样子、扯扯蛋!

(原创)

标签:质量管理 三星 海尔 决心 魄力 六个西格玛 管理 秘诀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