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这是事实;
中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技术世界的边缘人,这是事实;
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国,只能给世界打工,赚取价值链中最廉价的一环。虽然上海人把外来人称作乡下人,北京把外来人称作外地人,城市人把进城的农民称作民工。但中国呢?中国是美国的民工,是西方国家的民工,中国,只是世界的民工而已。
经过多年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中国忽然炒作起“自主知识产权”来。一时间,“自主知识产权”的旗帜铺天盖地而来,古人云鱼珠混杂,尚且还算有珠,但现在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光环下,又有多少真材实料呢?
汉化别人的Linux,就成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打磨芯片,就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林林总总,真让人啼笑皆非。但WAPI却搞得轰轰烈烈,上有政府鼎力支持,下有网民摇旗呐喊,从国家安全的高度、从民族自尊心的角度,全面论证,仿佛WAPI,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但WAPI毕竟失败了——拿到国际上,根本没人认你是谁?!中国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WAPI成为国际标准的提议,是被压倒性的86%票数所否决的。于是整个互联网充斥着一片哭哭啼啼声,“悲情”、“悲壮”等辞藻甚嚣尘上。
但政治规则重来不相信眼泪,商业规则重来不相信眼泪,科技规则重来不相信眼泪。为什么不认真反思一下WAPI失败的教训呢?
(一)从战略上反思
没有企业支持,没有产品支持,更没有市场支持的“标准”,就想要大家认你,不仅是战略上的失败,更像是“秀才造反”式的闹剧。
“胜者为王”,是永恒的真理。
什么才叫胜?产品有人用,就是胜!产品有大量的人用,就是胜!产品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就是胜!WAPI只是一纸空文罢了,产品在哪里?产品都没有,叫人怎么用?产品都没有,哪来的市场份额?产品都没有,叫人怎么服你?从来都是先有产品,后有产品标准。谁的产品市场份额越大,产品标准制定的时候,发言权越大。
中国本来有巨大的市场,光政府采购,就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的大饼。生产产品更是中国的拿手好戏,不是吗?大家看看,MP3播放器,咱们把这“高科技产品”生产得跟垃圾似的。谁让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呢?但WAPI只打雷不下雨,口号满天飞,产品不见影。不失败才怪呢!
(二)从组织上反思
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在WAPI首轮冲刺国际标准的‘3·7大限’来临之际,代表民族无线局域网标准阵营的WAPI产业联盟昨日正式起航。……昨天(注:3月7日),在国家发改委、信产部及科技部三大部委牵头下,酝酿已久的WAPI产业联盟终于成立,22家企业成为首批成员。……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四大电信运营商全部加入,并囊括了方正、联想、华为、华大电子、六合万通等国内IT行业领头企业。”这样的产业联盟,有说服力吗?
从成立时机来说,别人就要投票了,你草草成立一个产业联盟来壮胆,这样的联盟,有说服力吗?别说对国际同行没说服力,就是对中国人自己,也没说服力。如果真正战略对头,这样的组织早就成立了,产品也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份额早就占有了,还用得着在别人投票之机,匆匆扯出个大旗,招兵买马,给人以“乌合之众”之嫌吗?
(三)从技术上反思
从安全性来说,WAPI的拥护者说,“802.11i并不真的安全”。反过来说,WAPI就是真的安全吗?你说你是当前最安全的标准,谁来验证?时下中国经常有人说自己验证了“XXX猜想”,这类报道听多了,有人去验证吗?不结合产品、不结合市场、从没实际应用的一纸标准,根本没资格说自己是安全的。更别吹自己是最安全的。从向下兼容性来说,WAPI备受质疑,这也难怪,WAPI从一开始,就想过向下兼容问题吗?如果不考虑向下兼容,就想成为国际标准,那才是笑话呢。IBM的os/2,据说比Windows先进,但不兼容DOS,最后呢,吹了几年先进之后,没了,连影子也没留下。
(四)从心态上反思
纵观WAPI的历史,只能说:
1、研发时,没有放眼世界的胸襟;
2、推广时,没有占据市场的雄心;
3、冲击时,没有战必胜攻必克的信心;
4、失败后,没有反思,只有哭哭啼啼的小妇人之心。
(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