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西门子IA/DT/BT媒体行”东北区(第四站)活动于9月13日~15日在长春、抚顺两地拉开帷幕,13家自动化行业,汽车、石化专业媒体应邀参加,与西门子一同参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走访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以下简称抚顺石化),共赏东北工业盛世。
一汽-大众&抚顺石化
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一汽-大众在长春和成都共有两大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已形成年产66万辆的生产能力,此外发动机传动器厂生产EA113、EA111发动机和MQ手动变速箱。
在一汽-大众总装规划工程师何嘉棠先生的引导下,媒体一行参观了轿车二厂总装车间和一长二总装车间。轿车二厂总装车间以“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有质量”为建设方针,注重提高产品的装配及检测水平,将装配质量放在首位。走过二厂的物流周转地、整车装备区、检测返修区,各个区域都合理规划装配、检测流程,如此趋于完美的车间布局、整齐划一的装配过程达到以64s的节奏平均日产汽车1155辆,惊人的数字彰显不凡实力。同时,二厂凝聚着先进的生产技术,自动装配系统控制门内外板自动粘黏;可升降吊具自动升降小车,使生产更加柔性;利用西门子控制器实现主站切换功能,分段命名输送线,使生产更加方便;利用三色光进行油漆检测,明察秋毫……更有自动涂胶机械手,双轴转鼓实验台、雨淋设备等都使参观者大开眼界。大家意犹未尽,辗转一厂看奥迪风姿。何先生一一介绍了车门、仪表、前端、发动机的分装过程,采用模块方式进行整车装配,生产线有国际知名的先进制作机、车身打号机、仪表总成装配机械手、玻璃涂胶KUKA机器人、ROFA、EHB、AFT等,先进的轿车生产设备严格保证生产质量。
总装车间还有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宣传板上汽车的专业知识,休息凳上的书刊杂志,随处可见的德语标签……昭示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现一汽“在实践中终身学习,学以致用,永不自满”的宝贵学习精神。

在一汽-大众留下美好回忆
结束了在长春的参观,第二天媒体一行来到抚顺,看石化行业蓬勃生机。
抚顺石化——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是集“油化纤塑洗蜡”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有80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石油石化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主营业务包括制造加工、生产服务、工程技术服务和生活后勤服务四大板块。主要从事炼化产品、精细加工、非油化工产品生产、供水、供汽、供电、工程施工、检维修、通讯及生活后勤服务等业务,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化工贵金属催化剂生产基地,6大系列催化剂国内市场综合占有率答46%。百万吨乙烯项目是“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大型炼化生产基地工程的重要部分,项目建成后,抚顺石化将实现“1145”目标,即115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成为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烷基苯、合成树脂四大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基地。该项目可拉动地方塑料、橡胶、精细化工等“十大”产业,变原料输出为高端产品输出,形成配套的“石化工业园区”。建成投产后,抚顺石化公司将形成“大炼油—大化工—大园区”新格局。

抚顺石化新项目建设中
会议室里,抚顺石化仪表总工程师朱向东为媒体介绍了乙烯生产的具体过程,用通俗的语言展现复杂的工艺流程 “以石脑油作为原料,裂解后压缩成为液体,进入分离塔控制温度、压强等物理因素将各个成分分离出来……”,在他的话语里洋溢着一份热忱,用专业的知识让所有人对石化行业有了新的认识。

朱向明总工程师介绍抚顺石化
随后,西门子工业产品与系统销售东北区总经理李东为大家带来一场西门子技术、应用视听盛宴,解决方案囊括驱动技术、楼宇自动化、交通等,面面俱到、精彩绝伦,诙谐幽默的讲解伴着阵阵笑声洋溢在会议室。

西门子工业产品与系统销售东北区总经理李东先生介绍业务领域
自动化技术助力老工业基地崛起
东北,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在国家“振兴东北”的战略下有了长足发展,密集的区域战略布局推动各产业、行业间紧密联系,形成新的经济分工格局,传统行业也有新的精彩,这都得益于先进的自动化技术。
在一汽-大众,井井有条的生产线依托先进的控制技术,施克、图尔克的传感器在西门子总线控制系统下完美演绎,西门子的仪表及检测技术可圈可点。另有西门子专为汽车工业打造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动力总成Transline。Transline理念来自全集成自动化(TIA,Totally Integrated Automation),TIA将整个企业的工作流程视为一体,用一种系统完成原来用多种系统搭配起来才能完成的所有功能,并将生产秩序、商务和相关工序尽可能集成,实现简单便捷的操作、维护环境,为工程技术人员编程、组态、调试和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简化系统结构,减少接口部件,客服上位机和工业控制器之间,连接控制和逻辑控制之间,集成与分散之间的界限。全集成自动化即统一的组态和编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和统一的网络通信系统及统一的硬件平台,是集统一性和开放性与一身的自动化技术。
再看抚顺石化“大脑”管控中心,先进的西门子PCS7控制系统中,DCS系统大约有30000个I/O点,配置66套AS417H冗余控制器;SIS系统8500个I/O点,配置20套AS417H冗余控制器,另有GDS、CAS、OPC、AMS、CCTV和时钟同步系统。除此以外,西门子PCS7系统在现场采用了PROFIBUS DP和MODBUS的通讯协议全方位满足乙烯全套装置工艺控制的要求,保证安全可靠生产。

抚顺石化管控中心的西门子机柜
石化&汽车:左手高产出 右手新能源
现在工厂集成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工厂生产操作、管理、监控、维护等方面,要求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具有开放性、高可靠性、互操作性和易维护性。实现生产操作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生产管理与过程控制管控一体化,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安分”的只想完成生产,高效、节能、低碳等日趋成为关注焦点。
首先,由于内因,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能源有限,单看石化行业,原油资源短缺,依赖进口原油加工,炼油及石化原料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上原油价格波动大,生产成本高,经营风险大,安全、节能、减排、环保等规范要求要求严格,国外知名石化企业在中国建厂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迫切要求降低生命周期成本,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获得高产出比。发展速度最快的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成为企业争相采用或者降低成本或者增加产出以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手段。
例如,汽车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通过引进技术、自主研发,技术工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首选的战略就是降低成本,由此,柔性化生产应运而生,利用一条线生产多种车型,一种车型喷涂几种颜色,利用一个信息容量很大的平台完成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在一汽-大众,得益于西门子Transline解决方案,以模块化设计见长,广泛应用于柔性化生产线、传输线和装配线,以及装载机、装料机、磨床和专用机床中。这一标准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机床和设备的生产能力,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缩短维修时间,降低项目周期成本,并且具有投资快、可升级强等特点。如此,配合先进物流系统,完成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再看抚顺石化,随着技术进步,传统的石化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也发生了改变,100万吨乙烯全套装置采用西门子DCS/SIS系统,未来合作项目包括低压开关柜、大型电机及驱动系统、标准电机、变频器仪器仪表。伴随着DCS、SIS、FGS、CCS、PLC等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技术、工业无线网络技术也慢慢在自动化领域成熟应用,都将大大提高石油化工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未来的能源方针,可以在石化和汽车行业上很好的体现出来:左手高产出,右手新能源。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优质、安全、清洁、阳光、效益”成为工程重点,企业充分体现安全、健康、环保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以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生产过程自动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的一体化、集成化,生产过程控制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成为建设重点。实现设计、生产、经营管理诸环节的柔性化、敏捷化、虚拟化。科研、设计、工程、生产、经营和决策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公司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协同业务的网络化、全球化是长期发展战略。
在大力倡导“低碳”的背景下,汽车也赶上时代的潮流,新能源汽车已不再是新兴名词,赶上“十一五”的春风,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已从研究开发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尤其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方面,已经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用于中国公共交通和中国市场的特色的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掌握了整车集成技术,开发出系列化的规模应用产品,已经登录了我国汽车目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天津召开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未来5~10年,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节能技术改造、升级换代的主要方向,纯电动,包括插电式电动汽车将成为近期发展战略的主流。
我们往往关注出厂漂亮的奥迪,堆积如山的化工产品,却忽视工厂角落里不起眼的传感器、变频器,但是它们却是现代化工厂举足轻重的“人物”,我们想要实现低成本、高产出、创新生产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期待制造商及供应商的鼎力合作,让数字化工厂实现智能生产,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不再是梦想。
至此,西门子媒体行(东北区)圆满落幕,带着美好的憧憬,期待基于自动化技术的能源革命!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