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中国首台太空3D打印机诞生:完爆NASA

ainet.cn   2016年04月20日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对外宣布,经过两年努力,由该院和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共同研制的国内首台空间3D打印机,已经在法国波尔多成功完成抛物线失重飞行试验,能够在微重环境下完成3D打印。

  据中科院重庆研究院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段宣明介绍,该打印机可打印最大零部件尺寸达200x130mm,该尺寸是NASA首台空间在轨打印机打印尺寸的2倍以上,并超过今年3月26日NASA运至国际空间站的升级版3D打印机打印尺寸。

  本次试验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3D打印装备关键技术与工艺,实现了2种材料、3类工艺参数、4种模型的微重力打印,成功获取了微重力环境对3D打印工艺参数影响的实验数据,为我国2020年完成空间站建造及后期运营奠定了基础。

  空间3D打印技术将在未来空间站运营、深空探测等任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据了解,空间站等待一次地球补给至少需要半年,而3D打印只需要1—2天就能生产出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因此帮助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自制所需的实验和维修工具及零部件,大幅提高空间站实验的灵活性和维修的及时性,减少空间站备品备件的种类与数量及运营成本,降低空间站对地面补给的依赖性。

  空间在轨3D打印机

  打印样品

(转载)

标签:3D打印 装备关键技术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