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年,储能产业深陷“内卷”泥潭,低价之争引发企业混战,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下探,系统等招中标价格不断突破低点,储能企业的利润空间正经历着极限挤压。而液流、钠电等小众技术企业虽说对外发声已储备完全,但真正的市场突破似乎仍欠东风。
多重压力下,储能,这个被看好的朝阳产业好像进入了一个很难走出的“怪圈”。
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先后发布三季报,引发行业关注。依据各家营收情况,我们可简单一观,从去年开始进入行业周期的储能现状究竟如何。
锂电大哥“宁王”在盈利能力上表现出一如既往的稳定。虽然宁德时代三季报显示,其营收922.78亿元,同比下降12.48%;但净利润为131.36亿元,同比增长25.97%。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360.01亿元,同比增长15.59%。此外,毛利率保持在31.17%,创下2018年四季度以来的新高。
对于增利不增收情况,宁德时代解释称,营业收入下滑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电池价格下跌,产品出货价格也受影响。而利润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宁德时代对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
宁德时代之外,特变电工、欣旺达、中天科技、亿纬锂能、阿特斯的三季度营收也都超百亿。归母净利润方面,宁德时代、特变电工、亿纬锂能、汇川技术、德业股份盈利均超过10亿元。
作为南方电网旗下的抽水蓄能运营平台,南网储能也公布了其三季度的经营情况。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5.19 亿元,同比增加 11.12%;营业利润16.39 亿元,同比增加32.34%;利润总额16.35 亿元,同比增加 32.24%。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中,南网储能的新型储能收入同比增长两倍,主要来自佛山宝塘储能电站。
协鑫能科在三季度表现也实属优秀,围绕“电力+储能+算力+智维”多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其采取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的市场策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4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2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86 亿元,同比增长183.74%。
相比上述业绩飘红的企业,也有一些表现有些差强人意。
美的旗下科陆电子三季度表现显然没有承上半年的增长之势。三季报显示,科陆电子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均出现下降。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94亿元,同比下降44.26%,净利润亏损1.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78亿元亏损额进一步增加,毛利率为32.02%,相比半年报的34.13%,有所下滑。与第二季度相比,营业收入环比增长14.64%,但净利润亏损环比扩大了286.69%,接近三倍的亏损。
在此前的半年报中,科陆电子可是强势止抑上扬,但才短短几个月,刚刚出现的利好就消弭殆尽。对此,科陆电子表示,大幅下滑的“罪魁祸首”即为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减少所致。
可见,其工商储0.598元/Wh的价格虽然有优势,但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突出的技术和性能优势也同样被储能市场所看重。
“储能第一股”派能科技今年的情况也不太乐观,其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3亿元,同比增长12.31%。虽然有所增长,但0.17亿元的净利润,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面临亏损。而在其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中,派能科技的营业总收入为8.59亿元,同比下降66.39%;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97.13%。
发布业绩同期,派能科技还发布公告,将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之一“派能科技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从2025年4月延期至2026年4月。
一系列操作,可见这家多年来在海外,尤其是欧洲户储市场长袖善舞的企业,受困于库存等因素,红利正在消失。
为扭转颓势或是实现进一步突破,各家企业都在做出努力。
宁德时代净利润的增加,并不是原材料价格降低而致,主要源于其在产品创新上的不遗余力。“麒麟电池”、“神行电池”以及最新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等产品的推出,出力不小。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麒麟电池”和快充性能的“神行电池”已在国内30余款主流车型上搭载应用。
派能科技在户储市场上优势难再,但已快速调整策略,在工商储市场上迅速打开局面。今年上半年,派能科技在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海外工商储市场出货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工商储产品出货增速超过了户储产品。据悉,其预计明年海内外工商业储能市场会有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结语: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躲不开周期性的规律。但能够在下行周期中留存并稳居前位的企业,一定不是靠持续压低价格实现的。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硬核的技术与产品实力,研发创新力量等,才是最终考核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