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UP!》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旗下首份刊物,持续邀请全球AI及跨领域的先锋力量,共同释放思考的力量与智慧的主张,探究关乎技术跃迁、自我边界和未来文明的无限可能。
本期《WAIC UP!》以「AI: The Only Way is UP!」为题,回应当下AI飞速进化所引发的时代叩问:我们究竟希望AI驶向怎样的方向?
我们试图捕捉AI超越“工具理性”的微光时刻,在那些AI向上突破、向好生长、向善进化的瞬间,回望技术的温度与价值。
本期嘉宾杜兰,将与我们共探——在生成式AI迅速发展的今天,AI究竟该如何从热概念走向真价值?创业者、中小企业,甚至每一个普通人,又该如何在巨头阴影下找到自己的机会?

杜兰
系统工程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博士生导师
世界数字科学院国际首席人工智能官(WDTA I.CAIO)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广东省工商联常委、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创始会长
华大基因独立董事、巨深智能科技董事长、爱因智能科技董事长
曾任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
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单”与“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并且参与出版《基于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设计》,翻译《像她那样奔跑》等专著。拥有1项发明专利及相关AI专利36项。
高能前瞻——
《AI的下半场:如何在巨头的阴影下找到自己的机会?》
文章目录:
1、AI科普的价值与意义
2、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
3、未来AI的商业化预期
4、AI时代的人文精神
「AI科普的价值与意义」
AI不是神话,而是人人可掌握的能力。
杜兰选择创业做AI科普,源于她看到中小企业对AI的巨大需求与认知鸿沟,于是她推动成立AI课堂和商学院,开设科普课程。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我乐此不疲地去做AI科普,这的确非常辛苦,但我坚信它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我愿意去做这样一个宣传者、布道者,让大家学会使用AI,不要过于迷信AI,而是要把它当成一种工具、一种能力,一种能让我们变成‘六边形战士’的‘武器’。”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
从多模态感知到空间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比想象中更难也更慢。
杜兰指出:“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人形机器人演示都是依赖遥控器和预先设定好程序来完成的,并不是真正自主化的智能。”
正因如此,这个领域更需要提前布局和持续投入。真正的突破,是让AI拥有能够感知和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
「未来AI的商业化预期」
还未达成共识的地方,往往才孕育真正的机会。
面对AI技术发展与资本态度的差异,杜兰强调不能只盯热点、逐风口,而要在“苦哈哈”的真实场景中深耕:
“资本市场一般会关注两个维度,一个是共识,一个是商业化。当某条赛道尚未形成大众共识却具备清晰的商业逻辑时,对投资人而言这便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AI时代的人文精神」
技术发展越快,越需要人文做“刹车片”。
在杜兰看来,AI的加速,让人们更需要美育、体育与审美——这些人类特有的“软能力”,恰是AI难以替代的“硬价值”。
“技术发展得越快,越需要强化人文精神。那些改变世界的科技史诗,从来不是由冰冷的参数堆砌而成,而是源于对‘关心人、懂得人、热爱人’这一朴素理念的坚守。”
让我们随杜兰一起,跨越AI与现实之间的技术鸿沟,把技术工具真正化作人人可用的“能力之光”。
(来源: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