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增长,电网稳定性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调节电网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并逐渐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光储充”系统是由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充电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的一个智能微电网。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充电设施供电,多余电能存储于储能系统中,同时,系统可与电网连接,有效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那么其中的各个系统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光伏系统
光伏系统运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把光伏阵列与停车场的车棚进行有机结合,既能实现空间的更大化利用,又能降低从电网获取电能的成本。
光伏所产生的电能用途广泛,既能够为充电桩供电,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又能用于站内的日常用电,保障站内各项设备及工作的正常运转。
02、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PCS、EMS及其他辅助设备构成。
PCS负责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实现与电网或负载的连接,同时还能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确保电池的安全和高效运行。EMS是储能系统的 “大脑”,通过对系统内各个组件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储能系统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包括充放电策略制定、功率分配、故障诊断与处理等功能。
该系统能够避免光伏能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当光伏产生的电能在满足充电桩和站内日常用电后仍有剩余时,这些多余的电能就会被储存到储能系统中,从而做到零弃光。

正泰储能系统产业链
03、充电桩系统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为交流和直流充电。
交流充电通常采用小电流的恒压或恒流充电方式,通过车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为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充电。这种方式充电电流一般在16A及以下,充电功率相对较低,通常在3.3kW、7kW等。
直流充电通常为快充,其充电电流一般在32A及以上,充电功率可达到11kW、22kW等甚至更高,通过提高充电功率,缩短充电时间。

交流充电桩解决方案
04、监控系统
此外,光储充系统还配备了智能监控控制系统。光伏电力监控组态软件搭建的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可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共享、交换、传输等功能,满足用户中心数据库的要求。
该系统能监控到各单元状态以及光储充系统内部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数据在线检测,自动根据峰谷时段及用电情况控制能量流动,并通过泰集星智慧云系统平台,将监控管理系统与终端设备连接,实现电动车智慧充电。
当该系统检测到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数量过多,而光伏发电存储量不足以满足充电需求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切换电源,使用电网电能为充电桩充电,确保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不受影响,保障充电服务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泰集星智慧云平台
项目案例

杭州浦阳光储充项目
该项目建设有13.75kW光伏停车棚、10kW/15kWh储能系统、1台120kW快充充电桩、5台7kW交流充电桩、1台1拖10的二轮车充电桩。通过提供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数智能源平台等服务,助力电网负荷平衡,推动零碳交通发展。
(来源:正泰安能智电)



